首 页 >> 党员风采 >> 人物写真 >> 稿件

张恩迪:生态专家的梦想

2013-03-01 09:43    

  张恩迪仍常常留恋能亲近大自然的事业,但他更懂得不能辜负组织的培养与信任。他希望凭借自身扎实的知识底蕴和不懈努力,无论到哪里都要为祖国和人民发出应有的光芒。

image

  他被誉为野生动物的保护者:

  他曾深入深山老林、河滩沼泽、雪域高原、大漠戈壁,只为近距离观察、研究西藏慈巴沟自然保护区的鬣羚、安徽清凉峰自然保护区的梅花鹿、江苏大丰自然保护区的麋鹿、东北自然保护区的野生虎等野生动物。

  他曾漫步在英格兰美丽的剑河河畔,历经四年寒窗,终获剑桥大学生态学博士学位。1996年8月,他告别宁静典雅的剑桥大学,踏上归国的行程。

  如今,回归故里16载的他,依然为守护心中的生态家园而孜孜不倦地奔劳着……他就是国际知名动物生态学专家、全国政协委员张恩迪。

  “獐回故里”“虎归森林”是他的梦想

  2009年一条关于“放獐归林”的新闻不胫而走。那年的深秋,在上海浦东滨江森林公园内,聚集了20多家媒体记者,他们共同见证着上海地区消失100多年的濒危哺乳动物獐重回森林。“放獐归林”活动的发起者,就是张恩迪。

  张恩迪饶有兴致地向记者讲起了为何会有“放獐归林”的动议。“我在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专攻研究的就是被世界自然联盟认定为渐危物种的‘獐’。獐原本是上海最古老的‘原住民’。早在新石器时代,上海地区就有獐出没。19世纪80年代,上海市郊獐的数量还很多,可是到了20世纪初,上海已难觅獐的身影。此时,在不盛产獐的英国,獐已形成了自己的种群。”

  在英国留学期间,有一次,导师对张恩迪说:“这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你是中国人,却在英国研究‘中国水鹿’”。导师所说的“中国水鹿”,指的就是獐。这些被引入英国的獐,故乡便是上海。可是在獐的故乡,已经有100多年不见濒危哺乳动物獐回家了。

  “那时我就有一个愿望,让獐重回上海。”张恩迪说。

  保护现有的獐并让獐重回上海,是张恩迪多年的梦想,“獐的重新引入项目”也是张恩迪努力推进的项目之一。

  张恩迪开始琢磨,獐的原产地之一本来就是中国,为什么不能在中国研究獐?在上海研究獐?在英国读书时,张恩迪想从英国引入獐,因为那些獐是从上海运输过去的,和以前生活在上海的獐是同种同源。面对张恩迪的要求,英国野生动物园的态度却很迟疑。此后,张恩迪导师告诉他:“过几年再给吧,等中国的生态环境好一点,我再把它给你们。”从那以后,张恩迪决定,要用自己的力量,让上海的野生獐种群恢复起来。

  这个决定看似简单,实际却并非如此。这意味着首先必须找到和上海本土獐完全一致的亚种,否则就谈不上本土物种的重新引入了。可是上海本地的獐,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毫无记载,也无史料可循。

  那时,张恩迪和他的学生们开始最大可能地搜集野生獐的踪迹。他希望通过基因比对,重新找到作为上海本土獐引入的亚种。

  现在的野生獐群,主要集中在我国沿海海滨的平原地带。课题组先后搜集到来自浙江舟山群岛、江苏大丰湿地、山东渤海湾附近的野生獐,甚至包括生活在韩国的野生獐。通过比对,找到了和上海本土獐相似的亚种。这就意味着,将外地野生獐引入上海的生态环境是可能的。

  此后,张恩迪向浦东新区申请“獐的重新引入项目”。项目获批后,项目组最终决定从浙江岱山的繁育中心引入21只一岁大小的獐。岱山是舟山群岛的第二大岛,从岱山繁育中心引入的獐,实际上就是来自舟山群岛一带的野生獐。

  即使有了之前的诸多论证为铺垫,引入獐,也并非一个简单迁徙的过程。项目组尝试在浦东外环林带的华夏公园圈养。当时,林业部门在华夏公园辟出一块林地,共5400 多平方米。来自浙江的獐花了2个月,才逐渐适应了浦东的气候和自然条件。第一年,獐的存活率达到80%;通过项目组的悉心培育第二年,华夏公园里獐的总数达到70 只以上……

  对于张恩迪来说,在上海恢复野生獐的梦想才刚刚开始。“我希望滨江森林公园里的獐,有一天也能走出去。”张恩迪如此描述他的梦想。

  破解“非典”、“世博”难题

  “同志:请稍等!”在上海空港、海港、火车站出口处,随着和蔼的招呼声,穿着白大褂的工作人员手持红外线点测温仪,正在为过往旅客测试体温。

  “滴答”、“滴滴答”,仅几秒钟,一次简便轻松的检查完成了。

  这个景象距今已10年,出现在抗“非典”的特殊时期,但人们记忆犹新。当时提出这项措施者正是张恩迪。

  2002年“非典”来袭,威胁着人民生命安全,为确保进出海陆空港旅客不具备传染“非典”条件,对旅客进行快速体温检测被提上议事日程,可是相应的技术手段却没有。

  在一次市防“非典”会议上,张恩迪提出了一项快速测量体温办法,这就是红外线点测温。

  当领导听完他的陈述后,立即拍板进行试点,并视效果加以推广。事实已经证明,红外线点测温仪成为当时防止交叉传染的有效武器。

  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隆重开幕,历时180天、参观人数达7300多万,创历届世博会之最。可是,人们并不知道,大客流和高温天气对食品安全的巨大挑战,而首当其冲正是当时主抓浦东地区食品安全工作的张恩迪。世博会外围的浦东方圆1200平方公里,是世界各参展国与地区人员集聚之地,也是世博参观者必经之地,相关宾馆、餐饮业有几万家。

  食品安全无小事,关乎人的健康和国家信誉,张恩迪深感责任重大。他以一个专业学者的思维审视着面临的难题,提出建立全时段、全覆盖的区域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将180天与1200平方公里定格在每一分、每一平方公里。”他着手推出的网格化管理,有效保障了世博180天食品安全“零”事故。此后,在全国两会期间,张恩迪向全国政协递交《在区域性食品安全保障中推行网格化监管的建议》,国家食药监局对此高度重视,对成立风险评估中心建议尤为认可。日前,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正式成立,将事后处理改为事前预防,对此他倍感欣慰。

  营造致力为公、民主团结氛围

  今年是张恩迪的又一个转型之年。刚过天命之年的张恩迪散发着活力。他对责任与转型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说,专业研究是“自己干”,行政工作是“叫人干”,党派工作是“带人干”。

  担任市民政局副局长后,与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一样,他注重社区和谐环境建设,着力推动社会工作者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不少地区的社工在社区管理中的作用日渐显现。社工为独居老人送去了因信息不对称而未享受的政策阳光;为信访者送去了沟通与理解,将矛盾化解到最小状态。

  担任致公党上海市主委以来,他一如既往将营造致力为公、民主团结氛围放在首位。

  作为“海归”,他对“海归”感同身受。他说,全国的“海归”约有四分之一在上海,上海的“海归”约有二分之一在浦东。2005年与2008年,他推动在张江与陆家嘴先后建立了致公党支部;从2008年开始,每年举办“张江论坛”,使之成为“海归”创业论坛,并已形成品牌。他也为此多次围绕留学人员归国创业、保护境外中国人和海外华侨等内容书写提案建言献策。在2012年全国政协联组会上,他提出加强境外中国人、海外华侨保护建议的发言,赢得与会者认同并受到吴邦国委员长肯定。当上主委之后,他将为继续发挥“侨”、“海”特色不懈努力。

  作为“班长”,他更致力于“团结人”。他认为,老一辈领导德高望重,是他们的人格魅力具有向心力。因此,营造民主团结和谐氛围,是他工作所在。他坦诚,现有班子成员各有所长,三位副主委担任了政府委办领导,两位在大学工作,作为“班长”最重要的是发挥好大家的作用。在班子成员分工中,他支持副主委放手开展工作。他还认为,机关是“发动机”。上任伊始,他即与每个机关干部促膝谈心,甚至还包括清洁工阿姨。他还要求加强机关干部激励机制,为机关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成长创造条件。

  与此同时,他还长期关注慈善公益事业。提到“郭美美”、“卢美美”事件时,张恩迪仍痛心疾首:“红十字会是一项伟大事业,为何走到这个地步?我担任中国红十字会理事,身在其中,又因为民主党派身份,可以跳脱出来,把问题看得更深更透。”张恩迪在政协提交的一份提案中提出,红十字会乃至所有的慈善公益组织都应该成为“玻璃盒”,透明和规范化运作,才能增强社会公信度,走得更稳更远。

  每当闲暇,张恩迪都会静静地回味毕业时导师语重心长地对他说的那句话“剑桥博士的含金量是不断累积的。”逐渐体会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虽然,他仍常常留恋能亲近大自然的事业,但他更懂得不能辜负组织的培养与信任。他希望凭借自身扎实的知识底蕴和不懈努力,无论到哪里都要为祖国和人民发出应有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