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党员风采 >> 人物写真 >> 稿件

找准定位 在多重角色中演绎精彩

2013-03-21 09:49  来源:联合时报  作者:王赢君  

image

在香港城市大学访问

image

参加高校名师进社区活动

  李双龙身兼多职,既从事学术研究,又担任教学和行政工作,还是致公党杨浦区委副主委和区政协副秘书长、民族宗教和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在本职岗位上,他学术成果丰硕,深受学生喜爱;在党派、政协岗位上,他积极建言献策,获得了众多参政议政荣誉。对此,李双龙说“关键是要在不同的角色中找准自己的定位”。

  第一位获得东京大学社会信息学博士的中国留学生

  1980年,17岁的李双龙考上了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系。1984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铁道部外事办,被派往位于江苏常州的铁道部戚墅堰机车车辆厂,负责日本有关设备及技术的引进。在铁道部工作时,他常常有机会前往日本出差,渐渐地对日本的社会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去日本留学”的想法开始在李双龙心里萌芽。在1990年常州项目圆满结束后,李双龙随即办理了去日本留学的手续。

  1991年,李双龙考进了东京大学新闻研究所,成为一名研修生(硕士预科生)。一年半以后,他考上了东京大学社会信息学硕士研究生。1995年硕士毕业后,又直升了博士研究生。2000年3月,李双龙顺利完成学业,成为了第一个获得东京大学社会信息学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

  在外人看来,李双龙似乎总是能受到命运的眷顾,轻而易举地实现自己的梦想。然而这其中的艰辛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在国内时,他有一份收入不错的稳定工作,但到了日本,他必须从零开始。由于之前几年工作的积蓄远远不足以支付高昂的学费,孝顺的他又不愿意向父母伸手要钱,所以在日本的10年里几乎每天都是一边打工赚钱、一边学习:每天很早就起床赶去上课;白天,为了节省花费,几乎都泡在学校里听课、看书;下午一放学又马不停蹄地赶到打工的商店。在东京大学这所日本公认的“最高学府”攻读博士,李双龙也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作为一名外国留学生,完全用日语学习一系列专业性极强的课程更是难上加难。但不肯服输的他没有放弃,最终获得了博士学位。“虽然那段岁月是艰苦的,但我无怨无悔,身体苦但精神不苦!那是我最宝贵的10年青春,也是我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

  学成回国投身传播学教育与研究

  当时,凭着东京大学博士文凭,李双龙可以在日本得到一份稳定且高收入的工作。但是李双龙还是选择回到了中国。在日本留学期间,李双龙曾多次参加中国国家领导人来日本访问时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了解到了国内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跟国内学者的学术往来中,他发现,日本传播学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但中国的传播学起步较晚,对他来说,将会有更加广阔的施展空间。

  2000年9月,李双龙回到国内,成为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2002年7月他正式留校任教。同一年,复旦大学成为国内最早设立传播学专业的高校,李双龙全程参与了专业设置,并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2003年,李双龙担任传播学系主任,他开始全面改革课程、体制,在课程中增加高等数学、经济学和统计学等理科科目。李双龙认为,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新闻系学生必须做“全才”,才能有更广泛的出路。如今,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毕业生不仅在新闻媒体领域备受亲睐,在政府机关、广告公司,甚至是会计事务所等其他领域也都有很好的发展。2005年,李双龙又推动了复旦大学与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双学位交流项目,为学生创造出国交流的学习机会。

  传播学作为一个舶来品,许多模式和理论都建立在外国国情基础上,如何使它“本土化”,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这是李双龙经常思考的问题。他认为,那些在西方成立的理论,在中国这片土壤上可能会碰到很多棘手的问题。只有立足于中国进行研究,反过来检讨西方传播学理论,才能让这些理论在中国培育出果实。李双龙一直关注大众媒介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并深入实际开展调查,形成了《中国沿海地区的农民与大众传播》、《传播媒介的复合作用与村落的变貌》、《传播媒介农民的接触行为》等学术成果。

  加入中国致公党参政议政屡获殊荣

  2004年,李双龙加入了致公党;2006年,他被推举为致公党杨浦区委副主委。作为致公党区委副主委,李双龙主要负责参政议政工作。每年的调研工作从选择调研课题到拟定提纲,到设计调查问卷,到组织成员参与调研,再到汇总结果、撰写调研报告,每一个环节,他都参与其中,倾注心力。很多调研成果受到了中共杨浦区委、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李双龙在参政议政中十分注意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2009年,在参加致公党上海市委参政议政专委会会议时,李双龙提出,世博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上海市民的支持,建议开展一项上海市民对世博认知度的调查,了解上海市民如何看待即将在自己家门口举办的世博会。致公党市委采纳了这个建议,并委托他通过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对上海市民进行电话调查。

  最后调查结果显示,虽然绝大部分公众非常支持和欢迎世博会在上海举办,但筹办世博会让很多马路变成了施工现场,为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调研报告上交后,致公党市委非常重视,将其作为在2010年上海市政协全会上的大会发言。时任市委书记俞正声听了以后给予了高度肯定,并批示,“世博的举办一定要重视民意”。最终,调研形成的各项意见被反馈给了相关部门,推动了有关问题的解决,李双龙也因此被致公党中央授予了“2009年度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

  走上政协舞台

  积极建言不辱使命

  2007年,李双龙被推荐为区十二届政协委员,届中又被增补为区政协副秘书长;2012年,他连任区十三届政协委员和副秘书长。新的角色意味着新的责任,李双龙对自己的定位很明确:作为致公党区委副主委,作为政协副秘书长和政协委员,就是要通过发挥党派的整体作用、副秘书长的联系协调作用和政协委员的履职作用,履行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责。

  作为政协副秘书长,李双龙十分注重发挥联系协调、沟通信息的桥梁纽带作用。他积极参与政协工作计划的制定和活动的组织,对一些重大工作、重大活动提出意见建议,以党派名义积极建言献策,同时及时向党派通报政协工作情况,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发挥党派在政协工作中的整体作用。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从2007年开始,李双龙几乎每年都要提交3到5件提案,内容涉及市容环境、区校联动和教育发展等,这些提案都被采纳,有些提案还被评为当年的优秀提案或重点提案。2010年,针对复旦周边国达路停车秩序混乱的问题,他撰写了《关于规范国达路路面停车秩序的建议》。提案上交后,有关部门非常重视并采纳了建议,撤销了马路停车场,使道路恢复了通畅,复旦师生和附近居民都拍手称好。然而,马路停车场的问题解决后,国达路人行道又出现了一排自行车停车架,人行道原本就不宽,行人在此通行十分困难。2011年,李双龙又提交了关于拆除国达路(近政肃路)上自行车停车架的提案,但这一次问题并没有很快解决。今年他盯着不放,继续提交提案。他的坚持终于有了结果,最近有关部门已经采纳了他的建议,将对不符合设置条件的非机动车道路停放点进行清理。看到自己的提案被采纳,促使有关问题得到解决,李双龙觉得非常欣慰。

  作为一名来自高校的政协委员,李双龙经常会思考如何更好地加强高校与区域之间的联动。他感到,杨浦区域内聚集着大量高校、科研院所和人才,这应该对杨浦的区域发展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很多人来到复旦、五角场,却不知道自己身在杨浦。很多院校教师可能工作在杨浦,却住在浦东或卢湾等地。如果杨浦不能提供良好的学习、工作和服务环境,就会造成人才的工作和生活场所分离,阻挡优秀人才来杨浦工作和创业的脚步。

  今年区政协全会期间,李双龙提交了关于在杨浦区域内各高校学生中开展“杨浦文化一日游”活动的提案,建议在高校开展“杨浦文化一日游”,让高校学生更多地了解杨浦,喜欢杨浦,并把他们的青春和激情挥洒在杨浦这片热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