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学习园地 >> 理论研究 >> 稿件

“十二五”上海促进城市低碳发展的目标和途径

2011-08-22 14:35  来源:致公党徐汇区委  作者:傅尔基  

  “十二五”上海明确提出和规划促进城市低碳发展。这对“十二五”上海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开放发展、初步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一、促进低碳能源发展的目标和途径

  “十二五”时期,上海开放经济还要高速发展,上海城市建设还要大力推进,上海市民生活还要大幅提高,因此,还需大量能源投入、消耗,产生废物、废气排放。预计2015年上海能源消费总量将比2010年1亿吨标准煤增加25%以上,节能降耗、治污减排任务还很重,压力非常大。在新非化石能源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化石能源条件下,促进低碳能源发展的途径和目标是:加快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传统化石能源为主能源消费结构转向新非化石能源消费结构,深入推进节能降耗行动,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率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一是煤炭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由2010年53%下降到2015年的40%左右,基本实现煤炭消费零增长。构筑以西气和川气等国内气源为主、东海本地气源和进口液化天然气(LNG)为辅的战略性多气源供应格局,大力推广使用天然气。二是提高传统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效率,建设先进煤电示范工程。积极发展热电联产、分布式供能系统,改造传统电网,新建一批智能变电站,推广智能电表,建设网架坚强、运行灵活、开放互动的智能电网示范城市。三是积极发展清洁高效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力争从2010年占全市能源供应总量的0.08%提高到2015年的12%左右。建设张江国家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等太阳能利用工程,建设东海大桥二期、杭州湾等大型海上风电场,打造崇明国家级绿色能源示范县。四是重点推进工业、建筑和交通三大领域节能。实施工业锅炉节能、工业用电设备节电等技改专项工程,抓好用能大户能效管理,推进能源审计、对标管理和清洁生产。对新建建筑全面实行65%的节能标准,对机关、学校、医院、商场、旅游宾馆等公共机构和大型公共建筑,实施能耗定额管理制度。积极推广节能环保型交通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大力发展城市地铁、轻轨和公共汽车等低碳快捷公交系统,推动和完善新能源汽车使用设施和服务。鼓励和引导市民绿色出行,以公共交通为主。四是重点关停淘汰一批零星化工、纺织印染、皮革制造等能耗大、污染重行业;大幅缩减一批危险化学品生产和仓储企业数量,实现电镀、热处理、锻造、铸造等四大加工工艺总量压缩一半;转型转移一批有市场销路、有增值贡献、但未纳入计划、能耗较重的行业企业。

  二、促进低碳环境发展的目标和途径

  “十二五”时期,上海要坚持防治结合、预防为主,强化污染源头控制,注重环境协同治理,重点防治水、空气和垃圾三大方面的污染排放,推进生活垃圾减量,继续滚动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年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3%以上,完成国家下达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率目标。努力让空气更加清新、让河水更加清澈、让环境更加清洁。一是加强重点行业、地区环境综合整治,有效改善环境质量,城镇污水处理率要从2010年80%提高到2015年85%,供水水质达到国家新的饮用水标准,城市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以上。二是以无害化为前提和重心,力争减量化和资源化,提高对全社会、各行业垃圾处置、污染防治水平。争取人均生活垃圾处理量控制率从2010年1千克/日左右下降到2015年0.8千克/日左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要从2010年84.9%提高到2015年95%以上。三是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绿色消费。四是加强多层次、网络化、复功能的基本生态网络建设,拓展城市绿色空间,保护滩涂湿地和海洋生态,建设崇明生态岛,增加森林碳汇,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努力营造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

  三、促进低碳产业发展的目标和途径

  促进城市低碳发展,必须以低碳经济发展为基础,而低碳经济发展则须低碳产业和企业发展。“十二五”上海要紧随和接轨世界低碳产业发展趋势,结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部署,利用上海技术、人才优势和产能配套、营销特长,以及政策支持、体制保障等有利条件,聚焦低碳核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智能电网研发和产业化,推动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城市发展转型。一是着力在上海已经确定的六大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重点培育和发展低碳新能源、低碳新材料、低碳生物、低碳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低碳信息技术和节能环保等产业,围绕战略性低碳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抓紧实施低碳新能源及其高端装备、融合低碳新兴产业的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电网、大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照明等一批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低碳产业专项工程。二是以钢铁和化工行业为重点,积极推动制造业向绿色低碳、清洁安全方向发展,优化提升先进制造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自主品牌价值。三是主要在上海市郊十二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崇明县积极发展低碳和循环农业,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四是大力发展低碳专业服务业、低碳金融服务产业和低碳商贸物流服务产业,形成低碳服务业集群发展,为现代服务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增添低碳新内容和新业态。五是通过本地培育、外部引入、内外联盟等方式,加快培育一批低碳产业龙头企业,并以此集聚发展,打造低碳产业集群,形成我国低碳产业发展核心主体、龙头老大,带动国内企业发展,参与国际低碳产业竞争和合作。

  四、促进低碳技术发展目标和途径

  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促进低碳技术发展。“十二五”上海创新驱动,必须瞄准国际低碳技术领域前沿,通过模仿创新、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力争突破和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产业化潜力、能够占领产业链高端的低碳战略高技术,后来居上,赢得主动,领先发展。一是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推动低碳技术创新产学研联盟,发挥市能源等技术中心作用。二是部市联手、政府与园区、企业、中介联合,加强低碳公共研发机构和试验平台建设,为企业和社会进行低碳技术创新和试验提供公共服务。三是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及其相应支持,集中科技力量资源投入,针对性开展涉及战略性、关键性和应用性的低碳技术研发、试验和产业化专项工程。四是充分展开对低碳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分析,积极争取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将国际低碳技术标准、理念、创新结合中国低碳技术的研发实际,制定与国际接轨、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技术标准,引领我国低碳经济顺利发展。

  五、促进低碳城(园)区发展目标和途径

  低碳城(园)区是低碳城市发展的基本空间。一是建设浦东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区(到2015年,浦东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达到50%左右)、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临港产业区,设立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应用示范区。二是已经设立运行的上海三大低碳实践区——虹桥商务区、临港新城和崇明岛各自要积极探索以现代服务经济、高端制造业、生态岛等为特色的低碳商务管理运作、低碳技术创新、低碳设备制造、生态碳汇等方面成就和运作模式,为低碳城市发展积累经验,以点带面,发挥在全国的示范带动效应。三是实施世博园区后续开发,形成低碳生态的文化交流和公共活动中心、新的服务经济集聚区。四是在上海已经创建的68个绿色社区中、新选陈家镇等推广世博低碳、零碳社区模式,引领城市的低碳发展。

  六、促进低碳社会发展目标和途径

  “十二五”时期,上海应当大力促进低碳社会发展,发扬光大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为“低碳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一是以2010年上海低碳世博为典型,通过政府、企业、社区和非政府组织举办的各种旨在传播低碳理念的主题活动,结合公众多媒体报道,将“节能减排”、“绿色生态”等低碳理念变为公众新思想、社会新道德和时代新风尚。二是需要明确法规强制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家庭和个人必须承担的低碳生产生活责任,更需要通过激励包容机制和措施,例如社会表彰、道义谴责等,促进全社会自愿自觉履行低碳生产生活的义务。三是推进低碳实践的社会参与。政府机关要带头做好低碳办公行政,推动机关节能减排和绿色采购。企业要加强节能降耗,倡行绿色办公管理和清洁生产经营。社区要向居民推广使用节能家电、节能照明灯具、节水节气设备等节能产品,组织居民交流绿色消费、低碳生活思想和经验。

  七、促进低碳行政发展目标和途径

  促进城市低碳发展的前提和成效是促进低碳行政发展。这不仅是要求政府自身率先做到低碳办公,更是要为促进城市低碳发展提供低碳发展规划、目标要求、配套政策、重点领域、示范工程、动员机制、执法能力等。一是落实细化、研究出台促进企业、产业低碳发展的财政税收优惠支持政策。要细化落实中央促进企业、产业低碳发展的财政税收优惠支持政策,同时,研究出台上海促进企业、产业低碳发展的财政税收优惠支持政策,如从单一税收减免扩展至投资减免、再投资退税、加速折旧,再如对自主创新低碳产品给予消费者购置补贴或退税,给予自主创新低碳企业在展览展示、贸易出口、专业服务等领域补贴,实现产能快速释放,又如综合运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信贷担保等手段对重点低碳行业、重大低碳项目给予支持。二是进一步健全体现差别化、限制性、惩罚性的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价格政策。重点对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企业用电、排废实施高电价、高收费,把外部不经济内部化,提高他们生产经营成本,直至无利可图,促使他们节能减排,转型发展。三是健全节能降耗的源头、过程、目标责任考核的长效控制机制。坚持节能措施与项目建设同时审批、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制度,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评制度,严格实施强制性能耗标准和能效标识制度。完善重要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四是实行严格的环保准入制度,依法开展投资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建立健全污染者付费及处罚制度,探索完善环保违法信息披露、排污权交易和抵押制度。强化环保责任制和执法监督,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探索低碳认证标签制度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