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文化动态 >> 稿件

我的国企情

2016-01-12 16:54   作者:倪环宏  

  随着新一轮国企改革工作的推进,我单位再次加入了被改之列。这不由让我想起,2011年3月的那个下午,致公党市委新党员学习班交流学习时的一个场景——

  “上海电瓷厂的是哪一位呀?”在分组交流中,市委领导此语一出,我的心就咯噔一下。那么多党员在这儿学习,为何领导只问上海电瓷厂的党员是哪位,难道有他认识的朋友?那也不至于大庭广众之下打听呀。当我忐忑不安地站起来后,领导笑眯眯地看着我,说“是你啊!你们单位叫上海电瓷厂?”多么奇怪的问题,我满脸迷茫地说“是!?”可能感觉到了现场全体党员的疑惑,领导直接宣布了答案:“我们在审阅你的资料时,看到单位名称,觉得上海目前应该没有叫厂的了,那是好多年以前的事了。现在应该要加上‘有限公司’了吧?”这一刻,我的心情非常复杂,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不知该为我们没有跟上时代步伐而心酸,还是为老国企生存至今而自豪?是为大家对国有企业的念念不忘而宽慰,还是因为国企伴随大家成长而欣慰?真的难以表述。我定定神,微微向大家笑笑说:“我们单位是老国企了,已经有快65年历史了,我从大学毕业,一直在这单位,从技术工作再转到管理岗位,学到了很多……”

  近几年来,我厂的招聘台前,因为“国企”两字,留住了许多人的脚步。特别是那些替孩子投资料的家长,一句“帮阿拉小囡做做规矩”道出了他们对国企的情感。国有企业曾经是一代人努力耕耘、绘画蓝图、实现梦想的地方。在国企工作的员工都有一种出自内心的为国贡献、为国争光的自豪感、荣誉感和振兴国企的使命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主人翁精神和意识。国有企业也是几代人念念不忘的话题,老一辈人经常会说一句“以厂为家”,这道出了国企的凝聚力;也只有这些国企职工,才会有这种以厂为家的传统和精神。国企强大的凝聚力所积淀出的国企职工责任心、忠诚度、归属感、自觉性,是国企独有的强大优势,也就是国企存在至今的希望所在。

  我们单位也和大部分国企一样,经历了很长一段时期,从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公司合营后到改革开放,期间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过渡和建设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并且借鉴前苏联的建设和管理模式(单位目前还保留了苏式厂房),结合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这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虽说目前国有企业逐渐淡出,那是不是就一无是处了呢?不是。我们应该结合现代企业制度,继承和发扬国有企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完善和补充其不足。

  毋庸置疑,国企有多方面的优势,但人是最宝贵的财富。国企内部良好的劳动环境,和谐的干群关系,以及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稳定发挥,无疑是搞活和做强企业的最大优势。人是国有企业的优势,但并不是说这种优势是与生俱来的。事实上,长期计划经济形成的大锅饭,使不少国企职工养成了某种惰性:没有了忧患意识,主人翁意识日渐淡薄,这是国企的通病。通过转制改革,在充满着新与旧、进与退、发展与停滞的矛盾和冲突中,在保守与创新两种观念的碰撞中,可以让职工的思想观念发生全新的变化,让竞争、奋进、拼搏的精神重新回到了职工身上。职工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改革的主力军。要保证企业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必须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企业才经得起各种各样经济浪潮的冲击,才能让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改革是将国企优良传统在新企业中传承,是将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原动力再一次提升。企业的外部环境是客观存在的,而企业的内在动力却是企业发展的内因。市场经济中竞争无处不在,相信充分发挥国企的优势,我们一定会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

  (作者为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委员会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