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文化动态 >> 稿件

我与《芳禽诗韵》

2016-04-05 09:21   作者:张根宝  

  2013年春节,朋友小聚,有幸看见了陆俨少百幅杜甫诗意图画册,让我很感兴趣。回家查了资料,百幅诗意图这样的表达方式,前人在山水、人物方面都有过创作,唯花鸟没有,于是在我心中萌生了诗意花鸟百图的创作想法。

  诗意图,顾名思义是在诗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作品,怎样理解和表现,有角度和层次的差异,要把作品表现得完美、不入俗套、出奇不意,需要作者有着丰富生活和艺术的修养。齐白石的“十里蛙声”和前人的“赏花归来”都是构思诡异、被世传送的佳作,这是作者对自然和生活入微观察和奇思妙想仔细揣摩而产生的奇迹,是文化和知识积淀打造的瑰宝。

  决定创作诗意花鸟百图后,我在电脑前一坐七八个小时,通过上网和走了一些单位搜集资料。但虽然多次查找,我发现百花百鸟配位不重复的诗不足百首,创作上出现了困难。花鸟百图出版物其实不少,著名海派国画家江寒汀先生的花鸟百图可以说是佼佼者,画册里的花鸟缤纷神异、各显情怀,他还把花和鸟的习性在画册里作了阐述,使人在欣赏国画花鸟的同时,增进了对自然知识和花鸟画的认识,在享受艺术的同时又沉浸在鸟语花香之中。我想,如增加一些人文的东西,在一副花鸟作品里配有诗会频添风采,能唤起人的情感、增添人的诗意、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有憧憬和向往。我一定要创作出诗意的花鸟百图,让人们在欣赏画的同时体会诗意的真情,在朗读诗的时候品赏到画的美丽,感受诗情画意的魅力。

  诗不够,自己作。最后,在上海文学院孙琴安教授的帮助下,终于补足了诗100首。

  创作过程也是破费思量。比如我的《芳禽诗韵》中引用了一首宋朝曾几的诗:“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我思量好久,翻来覆去,几经草稿,最后在面上画了一棵微斜梅子树,树上栖息着两只黄鹂,山溪河流作背景。对诗俱全,乍看稍平,仔细看来却有安排:五月梅子成熟,果叶茂盛,而画上只取两三枝,择其精而表之(古人曰“少少许胜过多多许”,心中的梅树),梅子绿黄,由生变熟(色彩富变化,体现了植物的生命),梅树叶非绿而夸张成青色(运用色彩反差,更显五月白昼阳光的炽热),正、侧自然多样;未张嘴的黄鹂(有黄鹂就有声,逆向思维),未开口先有声,一正一侧,歪着尾羽(更显得黄鹂的动感,引人遐想);山溪河流的近远浓淡,溪河的交汇,仿佛在宁静的山上除黄鹂声外还有潺潺的细水声、微风和着叶子声,情景交融。章法上,横竖布局,突显山中的气象,错落有致,疏密搭配,好一派自然风光在眼前。色彩上,黄、兰、黑灰和纸色的搭配,明亮中带着和谐,透出一种山里的清新、爽快和深远。古希腊抒情诗人摩西尼德斯说:“诗是有声的画,画是无声的诗”诗画是自然的升华。所谓“笔胜于象,气骨自高,物出灵府,从心应手”,卒章显志才是艺术表现的高超境界。

  如前文所说,我的《芳禽诗韵》里有些是自作诗而配画的,如画面上两只前后的黑天鹅,在湘竹河里小憩戏水,微博涟漪,黑天鹅不时理着身上的羽毛,澹定优雅,雍容自得,前后相依,恩爱尤佳。应诗:“性本鸿鹄曰天鹅,有信结伴与世和。曲项常把湘女赞,生身相随终不舍。”创作,来源生活,文化赋予了创作的灵魂,澄思涤虑,毕集毫端,曲尽物性才是诗的意境。

  《芳禽诗韵》诗意花鸟百图出版之前,好多人熟知我是画花鸟小写意的,甚是画松鼠颇多,从未有工笔画问世,有人问我怎么改行工笔花鸟了。其实,我以前就有画过,未曾谋面而已。作为一个专业书画者,要对各个画种有所了解,有所把握,读书时,上海美术学校的学习为我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要把一样东西画到极致,须集中精力和时间去攻坚,安排上要有所舍取,大都知道我擅画松鼠就是例子。《芳禽诗韵》诗意花鸟百图即是以前的再续也是现在的再造,要打造即诗意又艺术的《芳禽诗韵》花鸟百图,在认识和技术上既是对我多年修炼的检验也是挑战,五十张写意、五十张工笔,一百张分别用篆、隶、楷、行体书写的诗,整两百张作品,这需要灵魂还需要技术,更需要勇气和坚持。

  有所经历,有所体会。大写意、小写意和工笔画,在创作思维和技术运用有着相当的差异。大写意,言简意赅,笔不到意到,洋洋洒洒,若众星之河汉;工笔画,笔笔到位,虚实交融,形神于毫厘之间;小写意,兼收并蓄,张驰有度,情趣于自然。孙过庭书谱曾写道:“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芳禽诗韵》诗意花鸟百图的创作,幅幅力求精进,真真体会到了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内涵。在工笔上我采用了传统和现代、国画和西画相结合的理念,入笔白绢、仿古绢和熟纸上,运用物质的性质和固色,产生出不同的机理效果;在写意上力求传统出新意,不入窠臼,应物自然,与世俱进,笔墨当随时代去创作。所谓:“心不动,无作想,外物唯动,相应随通,触息而应,接物随化”。东坡说:“诗之不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好的诗就是一副好的画,好的画即是一首好的诗,诗画一律,尽表其意才是诗画所追求的境界。

  艺术上,无论中西和古今,出成绩的都花功夫,要一丝不苟、追求精进。在当今的快节奏的社会里,作为一个有想法的艺术家要沉下心来做些有意的事,能在有限的生命里为艺术的历史图卷里补一点空白,留点东西,能给我们及我们后面的人有所启示,这是我们从事艺术工作的乐事。虽然在创作期间碰到种种困难也想过放弃;由于高度集中和用眼过度,视力上发生过病状,几经药理,体轻八斤,但我觉得《芳禽诗韵》诗意花鸟百图的问世,填补了诗意花鸟百图的空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赞同,对我是莫大的欣慰和回报,幸福就在雨后见彩虹。

  2014年7月上海书画出版社第一次出版了《花鸟百图》,给书画爱好者提供了这方面的参考资料,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好评。2015年6月3日,《芳禽诗韵》诗意百花百鸟展在上海朵云轩落下帷幕。据百年老字号朵云轩领导说,百幅一字一画的个展在朵云轩办展以来还是第一次。《联合时报》、《上海商报》和《劳动报》等多家媒体作了专题报道,据社会人士说:“诗、书、画形式虽是传统题材,但此次画作的表现手法传统出新意,对当今社会一些书画情况无疑是起了一个积极的、正能量的作用”,随之据悉上海团体性的由诗征画的画展就出现了几个,彰显了上海的文化艺术氛围。

  《芳禽诗韵》诗意花鸟百图,历时一年多,使我进一步认识了中华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更爱中国文化。

  (作者张根宝,致公党上海市委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上海书画院特约画师、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中西美术融合协会副主席)